hoyamu

对“厌恶”情绪的探索

我因为情绪很少,对喜欢的东西的情感,在某一时间段会非常强烈、高涨,以至于狂热,别人难以理解。

“喜欢”的情绪感受对我来说是明确的,我或多或少地会期待能从别人身上获得“喜欢我”的情绪信号。

我在社交中的大部分努力,通常用来理解“人们为什么欢喜”,我迫切地希望能够理解这一情绪,并共享到他们的喜悦。

盖因此,我无意识中会回避去感受“厌恶”,当人群在表达厌恶时,我希望帮助他们遗忘“厌恶”,于是尝试让他们将视线转移到“快乐”的事情上——人们因此责备我总是无视他们的表达。

相比于“喜悦”,我实际上并不那么清楚“厌恶”的情绪是什么。我或多或少地会从他人身上感受到某种模糊的“负面”情绪

“厌恶”对我来说是什么?对软软的肥皂嵌进指甲的感觉曾经是我“厌恶”的,现在降格为“不喜欢”。 但是我能用这种感觉和“厌恶男性”划上等号吗?我不能。

在女群中,我认知到,很多女性对男性的“厌恶”情绪是真实存在的。

但我的心中却察觉不到这一点:我识得她们说的每一个字,但是我不会被她们的情绪感染。

每当我在群中发言,人们便察觉到我缺少了“厌恶”,人会评价“我仿佛游离于讨论之外,总是显得客观而疏离”。

若非进入女群,我不会意识到,识别“厌恶”情绪到重要性,也不会意识到人的行为总是伴随着微小的情绪。

我自己行为举止自然也是带着情绪的,但是我连接不到,我感觉不到,我意识不到我的身体信号。

我只能在极端的场合意识到自己的状态,但这是往往为时已晚——狂喜、生气、委屈、烦躁、焦虑、惊恐,别人早已被我惊扰到,我却毫无察觉,我阴晴不定,完全不懂的隐藏自己的情绪。

换言之我如果想融入进一个群聊,我需要在打字地时候披上情绪……

可是我的心中既没有欢喜也没有厌恶,我要如何伪造出我产生了这样的情绪?我不愿意伪装自己感知不到的信息。

我开始理解为什么人跟我讲话时,我总感觉不如她对其他人那样亲热——人们总是依照别人对方展示的情绪(开心、轻松、生气),接受/同感,拒绝/反击对方。

但面对我时,对方感觉不到情绪,便会选择收住情绪以应对。可是倘若人的话语中剖除了情感,那还剩下些什么呀!

信息、信息、无差别的信息。

人是习惯性展现情绪、交换情绪的动物。当他突然要求自己,在话语中不能流露出情绪,他会感到生硬、别扭、难受,他意识到他正因为“我”,发生行为上的改变。

这种对话模式对他而言是陌生的。他不知道如何延续对话,于是选择终止。

我在此前的二十余年:为什么我总受到区别对待啊?

我现在:我对待人的方式,和人的习惯很不同。人在用他理解的方式,同样地对待我。

我:人,难读。 人:什么奇葩。

返回目录/归档
Thoughts? Leave a comment